內地資金「潤出去」成為香港商機? 文:寒柏

近年,普遍港商都有一個講法,就是認為由於內地政府的疫控手段及整頓各行各業的政策嚇怕了內地投資者,大家紛紛都要「潤出去」。很多人認為內地資金都逃到新加坡,大家亦相信兩地「通關」後,部份內地資金會蜂湧來港購買房地產、股票、基金及保險等等。

香港商界裡,有不少人認為香港在疫情過後更需要大做這些「走資生意」,整體香港經濟才有望可以「翻生」。

想深一層,內地資金真的都在「潤出去」嗎?據報,內地今年首季實際使用外資(FDI)4084.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4.9%;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ODI)2159.7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6.3%,折合315.4億美元,增長17.2%。

其實,內地經濟體系龐大,有資金撤出,亦有資金投入。由於內地作出產業升級,部份在沿海城市的工廠正在搬往內陸及東南亞地區。此外,亦有外國企業因政治因素考慮而撤走。因此,港商才有這種內地資金「潤出去」的感覺,卻不知內地正在「騰籠換鳥」。此外,總會有不少內地商人及投資者作「環球資產配置」,並把部份財產投資至海外以對沖區域性風險。當中,亦有內地人打算「移民」及「走資」。但總的來說,每年流入內地的資金都保持增長,整體來說便不存在「潤出去」的趨勢。

多年來,觀乎世界各大經濟體系,就只有內地持續保持增長。內地經濟亦存有不少隱憂,但整體社會面相對穩定,國民尚算安居樂業,遠勝早已亂成一團的西方國家。絕大部份投資者都不可能輕易放棄如此龐大的內地市場。

此外,內地投資者「潤出去」有什麼好處呢?他們真的會害怕資產被內地政府「充公」嗎?內地的法制日益完善,除非是不法之徒,一般國民又豈會害怕內地政府?相反,由於中美關係日益緊張,內地投資者更擔心其海外資產或會被美國政府藉政治理由而凍結。這種破壞私有產權的做法,美國早已明目張膽的試過不只一次。

退一步來說,就算內地資金真的「潤出去」並蜂湧來港,又為何一定會置業呢?在美元利息高企的情況下,環球經濟及金融體系不穩定,投資者只會作中短線投資,置業肯定不是首選。

值得留意的是,就算「潤出去」的講法屬實,港商便可替內地人「走資」而受惠嗎?香港作為區內的金融中心,其最大的作用是替內地「招商引資」而不是「走資」。

如果香港商界不斷透過體制上的漏洞為內地商人「走資」,對內地來說肯定是弊多於利,最終內地政府總會想法子堵截這缺口。多年來,外資主導的澳門賭業成為了內地人「走資」及不法之徒「洗黑錢」的缺口,內地政府最終亦不得不作出修正及監管。

總的來說,港商對世界局勢的認知,仍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大家亦不清楚香港自身的定位及價值。香港商界想大做「潤出去」的生意,未免有些可笑。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